买房是大事,尤其是大城市里的人更将之视为一辈子的头等大事。随着房价的节节攀升,买房压力越来越大,贷款买房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而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对贷款人提出各种各样的限制条件,其中就包括需要找反担保人。那么,什么是房贷反担保人?需要几个人才能满足银行要求?他们承担哪些责任?本文将为您详解房贷反担保人的相关事宜。
反担保人是买房贷款过程中一项容易被借款人忽视的制度,它是银行为了防范贷款人风险而设立的一项措施。反担保人就是作为贷款人还款的担保人,在贷款人无法偿还房贷时,由反担保人出面担保或还款。
可以说,反担保人是贷款人向银行申请房贷时必须要提供的“备胎”,是在贷款人无法偿还房贷时,为银行提供还款保证的人。反担保人制度的存在,为贷款人带来了便利,也为银行的资金安全提供了双重保障。
反担保人的出现,是商业银行对贷款人进行风险控制的一项措施。在贷款人无法按时还款时,反担保人可以为银行提供以下几方面支持:
减小银行风险: 贷款人若出现还款困难或怠于还款,反担保人就成为银行追讨债务的目标。通过反担保人,银行可以更快更有效地收回贷款,降低资金风险。
提高贷款可获额度: 对于贷款人而言,有反担保人的担保,往往可以提高贷款额度,因为银行在评估贷款风险时会把反担保人的财务情况纳入考虑。若反担保人信用状况良好,还款能力强,贷款人可以获得更高额度的贷款。
便利后续再贷款: 在贷款人需要再次贷款时,曾提供过反担保的记录,会成为其加分项。银行会考虑其以往的还款记录以及反担保人的情况,提高对贷款人信贷额度,使再贷款更加便利。
反担保人一般有以下几项基本条件:
有独立法人资格或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即反担保人需要为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具有与银行签订担保合同的合法资格。
有良好的信用记录:反担保人的征信记录必须良好,没有不良信用历史,以确保其有还款意愿和能力。
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反担保人的收入稳定,有足够的还款能力,以在贷款人无法还款时提供经济支持。
与贷款人存在一定关系:反担保人与贷款人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例如:配偶、父母、子女或同住的兄弟姐妹等亲属关系,或具有法律效力的其他关系。
关于反担保人的数量,并没有法律上的硬性规定,通常以一人为准,但银行可能根据贷款情况和风险评估,要求增加反担保人的人数。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人: 通常为贷款人的近亲属,如配偶、父母等,关系较亲密,且对贷款人的还款能力和意愿较为了解。
两人以上: 贷款额度较高,或贷款人信用记录不佳,银行为控制风险而要求增加反担保人。多人为贷款提供反担保时,通常要求反担保人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且各反担保人应承担连带责任。
反担保人虽然不是直接的借款人,但承担着不容小觑的责任和风险。
连带偿还责任: 反担保人与贷款人承担同样的还款责任。在贷款人无法按时还款时,由反担保人出面偿还余下的贷款本金及利息。如果贷款人长期拖欠,反担保人的信用也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被银行起诉。
财产风险: 为加强贷款安全,银行有权要求反担保人提供相应的财产作为反担保物。反担保人的房产、车辆等资产可能被银行查封、拍卖,以弥补贷款人的欠款。
法律风险: 反担保人需签署与贷款人同样的贷款及担保合同,若贷款人恶意逃债,反担保人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面临银行的法律追讨。
作为贷款人,应谨慎选择反担保人,并积极还款,降低反担保人的风险。
选择合适的反担保人: 贷款人应选择有足够还款能力、信用良好且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反担保人。可优先考虑经济状况良好、有稳定工作和收入的近亲属。
明确反担保范围: 贷款人和反担保人应明确约定反担保的范围和期限,将反担保责任限定在合理范围之内。
积极还款减轻负担: 贷款人应按时还款,减少对反担保人的依赖。如有能力提前还款,更能为反担保人解除负担,还能提高银行对贷款人的信贷评估。
告知反担保人贷款情况: 贷款人应与反担保人保持良好沟通,及时告知贷款进展及还款情况,让反担保人对自己的责任范围和风险有全面认识。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反担保责任的模糊和银行操作失当,常会发生贷款人和反担保人之间纠纷。
在某行贷款100万元的李先生,因无法按时还款,银行便找到其反担保人张先生。但张先生表示,自己作为反担保人只是口头承诺,并未签署相关合同,也不应承担还款责任。最终法院判定,口头承诺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张先生需承担连带偿还责任。
此案中,张先生作为反担保人,未签署书面合同即承担责任,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反担保人权利义务的不清晰。因此,反担保人应明确自己的责任范围,贷款人也应充分告知反担保人相关事宜,以免发生纠纷。
房贷反担保人是贷款过程中一项容易被忽视的制度,它虽然为贷款人提供便利,但也需要谨慎对待。贷款人和反担保人都应了解反担保的责任和风险,明确自身义务,确保资金安全。选择合适的反担保人,明确责任范围,积极还款,才能更好地利用反担保人制度,实现借款与担保的双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