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诉状将争议诉诸法院,原以为胜负即将揭晓,谁知对方竟然在审判期间提出新的诉讼请求。这样同时进行的两个诉讼,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起诉同时诉讼保全”主题。整个过程如何进行,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快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何为起诉同时诉讼保全 起诉同时诉讼保全,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原告为保证胜诉后能够获得执行,向法院申请对被告的财产进行保全,以防被告转移财产、规避执行的情况发生。也就是说,在两个并行的诉讼程序中,原告既要起诉被告,又要申请对被告财产进行保全。
这种情形通常发生在民事、商事案件中,当原告对被告的诉请具有高度确定性,且存在被告可能转移财产、导致未来执行困难时,原告就可以向法院提出同时诉讼保全的申请。
申请同时诉讼保全的条件 要满足同时诉讼保全的条件并不容易,原告需要提供充分证据,证明以下几点:
原告与被告之间存在法律关系,例如合同、借贷等;
原告的诉请具有高度确定性。这里的“高度确定性”,是指原告的诉请具有很强的可能胜诉的可能,而不是指判决结果已经可以预知。例如,原、被告之间存在借贷关系,且原告已根据合同约定履行了义务,但被告未按约定偿还借款。在这种情况下,原告即可向法院提出同时诉讼保全申请;
存在被告可能转移财产、规避执行的情况。这通常可以从被告以往的行为、经济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例如,被告有过大量资金运作经验,或公司正在经历重大变动,或有证据显示被告正将资产转移至亲友名下等。
需要注意的是,同时诉讼保全的申请必须基于充分的证据,如果原告提供的条件不充分,法院不会同意进行保全。
同时诉讼保全的步骤 同时诉讼保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准备材料 原告需要准备好相关证据材料,包括证明原、被告之间法律关系的合同、借据等,以及被告可能存在转移财产行为的相关线索。这些材料必须充分、真实,以说服法官同意进行保全。
步骤二:起草申请书 在此步骤中,原告需要起草一份完整的同时诉讼保全申请书。申请书应包括:基本案情、申请保全的理由和依据、保全的具体方式和范围等内容。其中,保全的具体方式包括查封、冻结、扣押等。在起草时,原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保全方式,并详细描述需要保全的财产。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申请书内容必须客观、准确,切勿夸大或编造事实。
步骤三:向法院提出申请 申请书完成后,原告需前往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同时诉讼保全申请。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应选择与主诉案相同的法院,即具有管辖权的法院。如果主诉案在基层法院,则应向该基层法院申请;如果在中级法院,则应向中级法院申请。
步骤四:法院审查 法院在收到申请书后,会进行审查。审查重点包括:申请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保全理由是否充分、保全的必要性等。审查同时诉讼保全申请通常需要一定时间,法院会在必要时召开听证会,征询原、被告双方的意见。
步骤五:法院决定 法院根据审查情况,决定是否同意原告的保全申请。如果同意,法院将会下达民事裁定书,对被告的相应财产进行查封、冻结或扣押。
需要注意的是,法院通常不会对所有财产进行保全。以借贷案为例,法院会根据借款额度,选择性地对被告的相应财产进行保全。
步骤六:送达与执行 保全裁定下达后,原告需要将裁定书送达被告,并及时进行财产保全。在送达过程中,原告应注意保留送达记录,以备后用。
如果被告不配合保全,原告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由法院出面执行保全。
小结 起诉同时诉讼保全,是民事、商事案件中一种有效的保全方式。原告在诉争同时,就可申请对被告财产进行保全,有效避免了判决胜诉却无法执行的风险。但同时诉讼保全的门槛较高,原告需要提供充分、确凿的证据,才能获得法院的支持。此外,整个过程也需要谨慎处理,一步一步走,才能达到预期的法律效果。如果你也面临类似情况,不妨考虑通过同时诉讼保全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