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税收保全措施有哪些
税收保全措施是指国家为维护税收秩序和税收征收权益而采取的法律手段。在实际操作中,税收保全措施可以分为预防性措施和处置性措施两种。预防性措施旨在预先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而处置性措施则是在违法行为已经发生后采取的行动。
下面将分别从预防性措施和处置性措施两方面,介绍属于税收保全措施的相关内容。
一、预防性措施
1.税务登记制度
税务登记是由税务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纳税人的基本情况、税收信用状况等进行登记。税务登记制度的建立是加强税收管理和贯彻税收法律的前提。通过税务登记制度,可以掌握纳税人的纳税行为,及时发现和纠正偷逃税行为,确保税收征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纳税信用评价制度
纳税信用评价是指根据纳税人纳税记录、履行纳税义务情况、有关纳税行政行为及其对税收违法行为的实施情况等,进行定期评价、分类管理和公布纳税信用状况的制度。通过纳税信用评价制度,可以提高纳税人的自觉性和纳税意识,规范纳税行为,遏制偷逃税行为。
3.税务稽查制度
税务稽查是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税款缴纳情况、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进行检查的活动。税务稽查制度是预防和惩治税收违法行为的有效手段。通过税务稽查制度,可以强化对纳税人的监管,发现和纠正税收违法行为,提高纳税人合规意识。
二、处置性措施
1.税务行政强制措施
税务行政强制措施是指税务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对拒不缴纳税款、拒绝提供税务资料、弄虚作假、阻碍国税工作等情况的纳税人实施罚款、查封扣押、限制出境等强制措施。税务行政强制措施是防范和打击税收违法行为的重要手段。
2.立案查处和追究法律责任
立案查处和追究法律责任是打击和惩治税收违法行为的最终手段。税务机关可以依法对涉嫌偷逃、拖欠税款等税收违法行为立案查处,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不仅有利于维护税收秩序,而且有助于促进纳税人规范纳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综上所述,税收保全措施分为预防性措施和处置性措施,采用税收保全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惩治税收违法行为,保护国家税收利益。纳税人应充分认识税收保全措施的重要性,积极配合税务机关的工作,合规纳税,共同维护税收秩序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相关新闻: 工程支付担保办理流程及时间规定 工程履约担保公司收费标准 什么叫支付担保费呢 三十万财产保全多少钱 工程款支付担保相关规定文件 财产保全申请书怎么写规范 预付款担保什么意思 支付担保与履约担保哪个金额大些呢 财产保全费担保费是什么 建设工程的履约保证金有利息吗 再担保费的会计分录有哪些 支付担保与履约担保模板图片对比 申请保全30万需要多少费用呢 工程保函收费标准 建设工程预付款担保 预付款担保和预付款保函哪个好 支付担保金是什么意思啊怎么算 工程款支付保函的定义 工资担保是什么 支付担保的形式有哪些呢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