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保全费收费标准
民事诉讼保全是指在诉讼前或者诉讼中,为避免当事人因对方行为的影响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通过法院作出裁定,强制保全案件争议标的或者保全担保财产的行为。在民事诉讼中,保全费用是一项不可避免的开支。那么,民事诉讼保全费收费标准是如何规定的呢?
一、民事诉讼保全费的范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保全案件审查标准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十一条,民事诉讼保全费用包括保证金以及经过审查认为合理的费用。其中,保证金是在保全措施实施前由被申请保全的一方交纳,用于支付诉讼保全期间对申请人造成的损失,如果保全措施未被变更或撤回,则保证金将予以返还;如果申请人未提起诉讼或者未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的,被申请人可以请求法院将保证金返还自己。
另外,《规定》规定的经过审查认为合理的费用主要包括仲裁费、律师费、公证费、鉴定费、交通费、差旅费等,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规定》的确定性不强,造成各地法院审理未能形成一致标准,导致诉讼费用的收缴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二、民事诉讼保全费的计算方式
在民事诉讼中,保全费用的收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根据所保全的标的额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计算方式。
1、若被申请保全的标的是定款、货物款等钱款,其保全费用 = 标的额 × 5‰,但不足100元的按100元计算。
2、若被申请保全的标的是房屋、机器设备、土地、股票等动产或不动产,其保全费用=标的额×1‰,但不足100元的按100元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保全费是按照申请人请求的标的额计算的,而非最终判决的标的额。
三、民事诉讼保全费用的实际操作
通常情况下,在诉保中,法院会在裁定强制保全措施时指定保全费,并要求申请人在规定期限内交纳保全费用。在实际诉讼操作中,由于保全费用的确定性较差,法院也并不一定会给出明确的标准,因此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应该了解一些常规的保全费用情况,以避免造成额外的诉讼费用开支。
此外,申请人在提出保全申请时,应当向法院提交与保全要求相符的调查研究报告或其他证据材料,并在申请书上明确保全的标的、保全的依据及需要采取的措施等。
综上所述,民事诉讼保全费收费标准的确立是为了规范民事诉讼保全行为的开展,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当事人应当了解保全费用的具体计算方式以及实际操作中注意事项,并进行必要的调查与准备工作,以避免付出不必要的诉讼费用。
相关新闻: 工程支付担保比例最新规定 保全担保保险公司材料 履约保函和支付保函规定 工人工资担保 监管协议 支付担保收费标准最新 履约担保与支付担保的异同 支付担保的形式有哪些类型和特点 担保费计入哪里的费用 工程款支付保函格式 湖南省工程款支付担保的额度 建筑工程支付担保比例最新 什么叫支付担保费 支付担保费用会计处理流程图片 工程履约保函用向银行交钱么 解除保全提供担保的条件 离婚申请财产保全后很麻烦吗知乎 工程款支付担保凭证可以用什么代替 支付担保的金额一般是多少 预付款担保最常采取的形式是 财产保全书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