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对于被执行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是为了保障生效判决能够顺利执行,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但是,有时被执行人或担保人的抵押担保财产也被纳入保全范围,这就可能对其合法权益造成损害。那么,当抵押担保人被保全时,如何申请撤销呢?
在司法实践中,抵押担保被保全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抵押担保物被错误保全:人民法院在保全被执行人财产时,错误地将抵押担保物纳入保全范围,例如误将抵押担保物与被执行人的其他财产混同,或误认抵押担保物为被执行人的财产。
抵押担保物被超额保全:人民法院保全的抵押担保物超出了债权额度,例如债权金额为100万元,但人民法院却保全了价值200万元的抵押担保物。
抵押担保人被错误纳入被执行人:人民法院错误地将抵押担保人认定为被执行人,对其财产采取保全措施。
抵押担保物被错误处理: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错误地处置了抵押担保物,例如未按法定程序拍卖抵押担保物,或将抵押担保物转让给第三人。
抵押担保被保全,不仅会影响担保人的正常生活和生产经营活动,而且还会损害担保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以下危害:
担保人陷入财务困境:担保人被保全后,可能无法使用或处置自己的财产,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导致资金链断裂或经营困难。
担保物价值贬损: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可能会导致担保物价值贬损,例如房产被查封后无法出租,导致租金损失;车辆被扣押后,因长期停放而导致价值贬低。
担保人名誉受损:被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可能会对担保人的社会声誉和商业信誉造成负面影响,影响其正常的社会交往和商业活动。
担保人承担额外费用:担保人被保全后,可能会因保全措施而产生额外费用,例如保管费、停放费、诉讼费等。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申请撤销抵押担保保全需满足以下条件:
申请人有权提出异议: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对人民法院处理执行事务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异议的,可以提出执行异议。因此,申请人必须是抵押担保人或利害关系人,有权对人民法院的保全行为提出异议。
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不当:人民法院在采取保全措施时,存在违法或不当的情形,例如错误保全、超额保全、错误执行等。
申请人没有其他救济途径:申请人必须证明自己没有其他救济途径,例如通过执行异议、执行复议或执行监督等程序,仍无法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申请人没有过错:申请人对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没有故意或重大过错,否则将难以获得支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对执行异议申请进行审查后,应当在十日内进行处理。申请人申请撤销抵押担保保全,一般需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提交申请:申请人应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证明申请撤销保全的合法性、合理性。
人民法院审查:人民法院对申请人的异议申请进行审查,包括对申请人的主体资格、申请事由、申请时间等进行审查。
人民法院处理:人民法院在收到异议申请后,一般会进行调解或作出裁定。如果人民法院认为申请人提出异议理由成立,且不损害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将裁定撤销保全措施;如果申请人提出异议理由不成立,人民法院将裁定驳回申请人的异议。
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如果人民法院驳回申请人的异议,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复议,或在复议被驳回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申请人申请撤销抵押担保保全,应注意以下关键点:
及时提出异议: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申请人应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如果超过期限,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提供充分证据:申请人应提供充分的证据材料,证明申请撤销保全的合法性、合理性,例如证明保全措施不当、申请人没有其他救济途径、申请人没有过错等。
选择正确的救济途径:申请人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救济途径,例如执行异议、执行复议或执行监督等,避免因选择错误的救济途径而延误最佳时机。
积极参与诉讼:申请人应积极参与人民法院组织的调解或庭审,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并配合人民法院调查取证,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例一】
某银行与甲公司签订贷款合同,乙公司为甲公司提供抵押担保。后甲公司未能按期偿还贷款,某银行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裁定查封了乙公司的抵押担保物。乙公司以超额保全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人民法院经审查,查明某银行的债权额为100万元,而乙公司的抵押担保物价值200万元,确属超额保全,裁定撤销了对乙公司抵押担保物的保全措施。
【案例二】
某银行与甲公司签订贷款合同,乙公司为甲公司提供抵押担保。后甲公司未能按期偿还贷款,某银行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裁定查封了乙公司的抵押担保物。乙公司以担保物被错误处理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人民法院经审查,查明某银行在执行过程中,未按法定程序拍卖乙公司的抵押担保物,且将担保物转让给第三人,确属错误执行,裁定撤销了对乙公司抵押担保物的保全措施,并要求某银行赔偿乙公司的损失。
抵押担保被保全,不仅会影响担保人的正常生活和生产经营活动,而且还会损害担保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当抵押担保人被保全时,应及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收集充分证据,选择正确的救济途径,积极向人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