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当当事人认为对方可能会采取一些诉讼行为,造成自己权益受损时,就有必要通过财产保全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财产保全措施的种类很多,其中又可以分为诉前财产保全和诉讼财产保全。这两种措施虽然都可以起到保护当事人权益的作用,但存在一些区别。
一、诉前财产保全
诉前财产保全是在诉讼程序开始前,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对可能影响其合法权益的财产进行保全。这种保全措施一般只是暂时性的,主要包括冻结财产、扣押财产、查封财产和提存财产等。诉前财产保全的目的是尽可能及时地保护当事人权益,以避免发生无法挽回的损失。
诉前财产保全程序相对简单,只需当事人提出书面申请,经过法院审核后即可实施。在执行过程中,法院一般不会征询被保全人的意见,保全期间也不会干扰被保全人的正常生产、经营等活动。但由于诉前财产保全措施仅是暂时性的,一旦双方达成和解或诉讼结束,保全措施即自动解除,被保全财产也可返还给被保全人。
二、诉讼财产保全
诉讼财产保全是在诉讼程序中,当事人依据法院的裁定对被保全财产进行限制和处置。此种方式的保全措施也包括冻结、扣押、查封和提存等,但与诉前财产保全不同的是,诉讼财产保全是在诉讼程序中执行的,因此相对来说程序更加复杂,需要法院的裁定和指示,而且被保全人有权对裁定提出异议。
诉讼财产保全程序包括申请、法院审查、发布保全裁定、执行保全裁定等步骤,被保全人有权对保全申请提出异议,法院需要进行核实并作出判断。在执行过程中,被保全财产一般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比如不得转让、处理等,被保全人也会受到一定的生产和经营压力。
三、区别和适用场合
诉前财产保全和诉讼财产保全各有优缺点,具体适用场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一般来说,诉前财产保全适用于以下情况:
1. 对方准备逃匿或收拾家当,可能会将财产转移或销毁,影响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 涉及一些易失比较大的财产,需要及时予以保护,以避免在诉讼过程中被损失维权成本;
3. 当事人对诉讼结果尚有一定把握,为了节省成本和时间,也可以通过诉前财产保全来尽可能地达到预期效果。
而诉讼财产保全适用于以下情况:
1. 对方已经采取一些行动,已经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带来了实际影响,需要及时予以惩戒;
2. 涉及一些巨额的财产,需要保全企业的产权,避免产权的流失;
3. 对方存在可能逃脱或拒不履行判决的行为,需要在诉讼过程中加以限制,确保判决得到执行。
综上所述,诉前财产保全和诉讼财产保全在适用场合和程序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别,当事人需要按照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以达到更好的维权效果。
相关新闻: 起诉离婚流程和费用孩子抚养权 支付担保和履约担保哪个更大 支付担保与预付款担保的区别在于什么 支付担保费用会计处理流程图 什么叫支付担保责任 履约保函如何办理 付款担保是什么 建设工程担保制度有几种 工程款支付担保制度实施办法 担保手续费会计处理 工程款支付担保函银行能查到吗 职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 如果不知道财产的情况下怎么申请财产保全 财产保全申请书是什么 申请保全30万需要多少费用和费用 解除保全提供担保有哪些 履约保函和支付保函的区别在哪 财产保全意味着什么 履约担保和工程款支付担保鼓励采用 支付担保与履约担保表格模板下载